今天是
课题研究助提升,交流研讨共成长
日期:2022-10-28 15:36:47  浏览量:1134


——微项目交流分享活动


为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树立和强化课题研究意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我园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结题阶段,幼儿园为教师们在云端搭建了专业发展、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微项目分享之旅。


郭芷璇老师:《假如我是园长》这一微项目的核心是儿童会议。幼儿依托对于“园长”这一角色的想象与代入,对幼儿园的节日活动、膳食安排等进行反思与建议,并真正地参与到决策会议中,让儿童的声音被听到。微项目的开展有助于幼儿认清和表述自己的需求,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发展幼儿的社会能力从小熟悉民主议事与决策的规则,为日后参与民主社会的生活做准备。


钱津老师:“噗”,也许在成人眼中是羞于启齿的话题,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有趣、有味、有意的存在。微项目活动《“噗”来了》从一个突如其来的“噗”引发,提出“为什么会放屁”的疑惑,孩子们在倾听、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探究“噗”知识拓展“噗”活动体验“噗”带来的收获与成长。


朱诗娴老师:《“臭果果”的秘密》以幼儿园中的自然资源为核心,以幼儿对于银杏果的一系列探究性活动为主线。从“幼儿是天生的收集家”,到“臭果果裂开了”,到“小种子能发芽吗”,再到“臭果果哪去了一个个问题伴随着一次次科学探索,体现了摒弃结果思维,注重过程学习的自然教育理念。


周燚老师:《顾“名”思义》以名字为出发点,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调查讨论、交流分享、创意设计、书写表征、合作游戏等方式,对名字的构成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对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拓展了多领域的核心经验并且提升了探究、交往、表达、艺术表现与前书写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深度学习中获得最大化发展让幼儿体会到了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将幼小衔接科学地融入到一日游戏与生活中。


严秋辰老师:我的祖国》微项目源于一次党史馆的参观,引发了孩子们的热议。“国家”是什么?我们从参观博物馆、观看阅兵式、感受二十大、认识抗日英雄、制作武器、开启野战等一系列具体活动入手,了解祖国这些年的繁荣富强史,将小小的爱国之情根植于幼儿内心,帮助他们获得了难能可贵的“国家”概念启蒙,同时教师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徐云老师:《用科学留住秋天》微项目活动中,一份区域材料引发了孩子们对标本的兴趣,我们引导孩子们学习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保存秋天大自然的美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制作标本,尝试开发了“叶脉书签”“滴胶标本”等活动。通过展开调查提出猜测发现问题验证猜想解决疑惑等过程,提高小朋友的研究力、观察力及合作力!

 

本次活动是教师间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过程,每一个微项目都蕴含着教师们的教育智慧,教师们将会以此为契机,继续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意识与能力,真正将课程做实做深,促进幼儿在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氛围中成长。